蘋果獨家專訪張佩蓉營養師,天氣冷要注意什麼呢?
最近台灣氣候不定,溫度起伏大,氣溫急降易誘發心臟病、中風急性發作。
加上天氣冷就想進補,像是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等,都是高熱量的補品
小心吃多了可能會促使三高爬升喔!
什麼是代謝症候群?
代謝症候群(Metabolic Syndrome) 即指腰圍過粗、血壓和血糖偏高、血脂有點異常的群聚現象。
也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高危險群!
到底該如何預防&治療代謝症候群呢?
文中告訴你~
代謝症候群不忌口 天冷中風威脅增
報導╱黃子倫、林明佳 攝影╱施偉平 部分圖片╱資料照片
據國民健康署統計,我國35歲以上成年人逾6成陷代謝症候群危機,營養師張佩蓉提到,許多不自覺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,常一到天氣變冷就大吃,或是選擇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等進補,額外的熱量可能增加免疫功能負擔與慢性病威脅,尤其天冷更易增中風威脅,建議3餐定時、多膳食纖維等有助維持飽足感,若有飢餓感時,也可用水果取代零食較健康。
張佩蓉營養師指出,代謝症候群最顯而易見的危險因子即是飲食不節制、缺乏運動,易導致腰圍過粗,如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、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,就可能面臨代謝症候群危機,而若曾接受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、血糖、血脂偏高問題者,也屬高危險群,尤其近日天氣逐漸轉冷,血管遇冷壓力增加,代謝症候群患者恐一不小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,導致冠心病與腦中風,增加生命威脅。
【先了解】有礙免疫機能
天冷進補原本是要幫助增強體魄,但若是過量導致體重、體脂增加,就易讓免疫機能低下,據成大醫院研究指出,後天性免疫缺損與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有關,且肥胖易增加體內細胞發炎反應,導致身體遭受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增加。
增慢性病風險
張佩蓉營養師提到,代謝症候群患者如果持續大吃,未進行飲食控制,則日後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是常人6倍、糖尿病是4倍、高血脂症是常人3倍,且若罹患慢性病卻缺乏積極治療,日後恐併發冠狀動脈硬化、心臟病、中風等致命併發症。
【這樣做】水果取代零食
天冷食欲增加易感到飢餓,民眾常會以零食餅乾、麵包等充當點心,然而這些食物僅有熱量,並無其他營養素,建議可選擇水果取代,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與膠原蛋白結合,也有助鈣、鐵吸收,並協同促進生理代謝機能,另外,各種顏色的水果也富含不同的植化素,有助身體抗氧化,對抗肥胖增加的自由基。
多纖維增飽足
3餐應規律進食外,應多選擇如花椰菜、木耳、菇類、五穀根莖類等富含各式纖維質的原態食物,有助增加飽足感與促進腸道代謝,而進食順序可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質食物如肉魚豆蛋,最後吃主食澱粉類,可讓體內血糖上升速度較平緩,有利身體健康、減少血壓波動等,另外,也應細嚼慢嚥,每口嚼10~15下為佳。
監測腰圍血壓
代謝症候群患者除了應注意飲食控制,也可透過腰圍、血壓量測等來監督身體狀況,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、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,血壓數值收縮壓與舒張壓應控制在120/80毫米汞柱以下,若血壓、腰圍超標且出現頭暈、易喘等症狀,應就醫檢查。
【專家說】
糕點、奶精、餅乾中含有許多反式脂肪,易增加血管壁阻塞風險,建議應減少食用。
※文章、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官網
※更多減重營養知識請點擊下面連結
每三男一大肚,如何解救大肚危機?
營養師教你怎麼算熱量
食物份量估估看,營養師告訴你1份是多少
輕鬆甩肉八大招,讓你年後快速回復窈窕身材!
【減重迷思一】三餐只吃蔬菜或水果或者乾脆不吃東西,可以瘦很快?
如果你(妳)覺得實用請給我一個"讚"! 大家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動力喔~
※想知道更多的營養知識嗎?
歡迎按讚加入【Q老師的營養教室】更多內容與您分享喔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