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樂過端午,中醫師&營養師聯手教你
吃「肉粽」,不「肉重」!
文/ 張文馨 中醫師 & 張佩蓉 營養師
端午將近,陸陸續續有各式各樣、五花八門的粽子出場!不論是北部粽、南部粽、潮州粽、客家粿粽及鹼粽,雖說才小小一顆,但其實都隱藏著看不見的「熱量」。
小小的一顆粽子,因糯米包覆緊密,製作時又使用大量的油脂與調味料,包入的內餡也大多為高熱量的食材,因此,平均一顆熱量都上看500大卡,但因為粽子體積小,缺少纖維質,因此,許多人常拿來當作點心,甚至有時一口氣就吃掉2-3顆,往往過了一個端午,身上的游泳圈也多了一圈
★張文馨醫師和張佩蓉營養師跟大家分享如何「吃肉粽,不肉重」!
★同場加映~~萬一吃了肉粽之後肚子太撐,「腸胃脹氣怎麼辦」?
◎貼心小叮嚀:任何粽子皆應適量淺嘗即可,不宜過量!
<常見粽子熱量排行榜>
※粽子的熱量依其「大小」、「食材」不同而有所差別。
★粽子當正餐,蔬果當配菜
以一顆中型肉粽為例,熱量就有400-500大卡不等,大約等於1.5碗白飯的熱量,倘若一次吃進2-3顆,熱量很容易就破千,因此在食用時份量的拿捏就顯得相對地重要,建議大家將粽子放在正餐,勿當成點心食用,份量則勿大於拳頭,且一天一顆為佳,再搭配其他蔬果一同食用,例如一份生菜沙拉、燙青菜或一碗番茄豆腐湯,飯後再補充適量水果,如此不但均衡營養且健康加分。
★掌握小原則,熱量再減百
粽子種類各式各樣,不論是自己親手包或是購買現成的,只要掌握到幾個小原則,讓你熱量再少100大卡!
1.特色粽子種類挑選
嗜鹹者─南部粽優於北部粽
以北部粽來說,採用大量油炒糯米後包覆餡料再蒸熟,而南部粽則是直接以生米拌醬料,包覆好餡料後再置於滾水中煮熟,因此在熱量上,通常南部粽會略低於北部粽。
嗜甜者─水晶粽優於鹼粽更優於湖州豆沙粽
水晶粽有別於鹼粽及湖州粽,它是利用西谷米來替代傳統糯米所製成,熱量較低、也較好消化;湖州豆沙粽則是會拌入豬油,整體糖與油脂比例過高,不建議多食用。
2.挑除可見的高熱量餡料
高熱量餡料如肥肉、蛋黃、花生、油蔥,建議食用時另外挑出,如此可再減少部分油脂與膽固醇的攝取。
3.低GI主食包覆高纖低脂餡料
一般來說,粽子大多使用糯米作為主材料,但糯米本身屬於黏性較高的澱粉,升糖指數也較高,建議可選用五穀米、糙米、燕麥或薏仁作替代,或者適量添加一些豆類如紅豆、綠豆以及一些根莖類如南瓜、山藥、蓮藕、芋頭等,補足一般粽子缺乏纖維質的缺陷,有助於血糖穩定,減低腸胃負擔。
內餡的部份,建議將高脂的五花肉以低脂的後腿肉、胛心肉或是雞肉、海鮮作為替代,而配料中高膽固醇的鹹蛋黃,則可用半顆水煮蛋或豆干作替換,最後再依個人喜好,包入各式高纖低熱量的配料如竹筍、杏鮑菇、香菇、毛豆、豆干、蒟蒻等,取代高熱量高鈉的花生、栗子、菜脯,不但熱量減低,豐富美味度也十足。若是購買現成的粽子,市面上也有許多以健康為訴求的養生五穀粽、素粽、雞肉粽、海鮮粽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4.原汁原味,遠離沾醬,美味更加倍!
第二位隱形殺手,就是「醬料」,許多人吃粽子往往要沾醬才覺得夠味,殊不知醬料的熱量也不容小覷,以最常見的甜辣醬來說,內含大量的糖及鈉,淋上兩大匙(約30公克)就含有約38大卡,鈉更高達578毫克,已將近一天鈉攝取量的1/4;而鹼粽因沒有包餡,因此熱量感覺似乎不高,但若搭配果糖、砂糖、花生粉一同食用,熱量也是立即翻倍,因此,建議大家最好直接食用粽子,不但能減少負擔,也能感受到食物最原始的風味。
粽子人人都能吃嗎?腸胃不佳、三高者要注意!!!
粽子以糯米作為主材料,因糯米含有較高比例的支鏈澱粉,黏性高、結構也較為緊密,胃排空的時間也相對長,約一般米飯的1.5-2倍的時間,因此胃腸消化功能較差者建議應適量食用,以免造成胃酸過多、脹氣、腸胃不適等症狀。
此外,因粽子通常含有大量的醣類、油脂、膽固醇以及鈉,所以三高的族群應特別注意攝取,以免再加重身體的負擔。
★同場加映~~萬一吃了肉粽之後肚子太撐,「腸胃脹氣怎麼辦」?
★消除脹氣、瘦小腹的穴位按摩
(一)整腸按摩
加點薄荷油,以右手掌沿著大腸蠕動方向,由右往左下方順時針方向按摩,重複數次,深層按摩約5分鐘,直到腹部皮膚溫熱稍紅。
(大腸蠕動方向:升結腸è橫結腸è降結腸、乙狀結腸)
(二)促進腸胃蠕動 & 瘦小腹穴位按摩
按摩時機:用中指或大拇指深層按摩穴位,一個穴位深按20下,按壓力道以痠脹為度,早晚至少各做一輪,尤其在排便前或腸胃脹氣時。
圍繞腹部穴位可有效達到健胃整腸、雕塑小腹的效果
1.中脘穴
功效:屬任脈,為胃之募穴,和胃健脾,通降胃氣
取穴:正當胃上方,肚臍上4寸(用三指寬向上折量兩次)
2.水分穴
功效:屬任脈,理氣止痛,通調水道
取穴:肚臍正上方1寸(即大拇指指節寬度)
3.天樞穴
功效:屬胃經,又為大腸募穴,可促進腸胃蠕動
取穴:肚臍兩側旁開2寸(三橫指)的距離
4.關元穴
功效:屬任脈,為小腸募穴,小腸腑氣聚積之處,可促進腸蠕動
取穴:肚臍正下方3寸(四手指幅寬)
狀況題一:一直打嗝或胃酸逆流時è按摩內關穴
內關穴
功效:和胃降逆
取穴:手腕關節上2寸(三橫指)的距離,可用大拇指按壓,一邊按摩一邊搭配深呼吸更有效!
狀況題二:吃太撐,腹部脹痛時è按摩合谷穴
合谷穴
功效:屬大腸經,調節腸胃,通絡鎮痛
取穴:在手部虎口處,大指與食指掌骨間靠近食指處,可用大拇指按壓
(三)搭配空中腳踏車每日至少20下,藉由腿部動作帶動腸胃蠕動,有助於消脹氣、瘦小腹!!
※想知道更多的減重營養知識嗎?請點擊下面連結
減重好幫手─蒟蒻麵、寒天藻絲
營養師教你怎麼算熱量
食物份量估估看,營養師告訴你1份是多少
便秘怎麼吃─我不要當小腹婆!
給減重族群的飲食規劃建議,破除您的迷思!
如果你(妳)覺得實用請給我一個"讚"! 大家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動力喔~
留言列表